查看原文
其他

选择:人生模式的思考

日拱一卒的火山哥 无穷者游记
2024-09-20

人生可以说就是由一连串的选择组成的,也有一些是比较重要的十字路口前的抉择。普遍意义上的,出生也是一种被动选择,然后择校、择业、择偶,也有选择跳槽(转换赛道)或者离婚(转换生活方式)的,不同的选择带来的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人生模式。作选择的能力重要,因为生命的过程是一个单向的旅途,永远没有回程票。然而正如老唐所说,“人生所有的努力,就是为了让自己有的选”,成年人的世界里无法做到“既要,又要”,因此掌握选择权也同样重要。


作为一位刚过完35周岁生日的中年男人,我具有这个族群的普遍特点:微秃,身体状况走下坡路,有一定的物质基础,家庭重任在肩,有梦想但没得选,有喜欢的事但不赚钱。即将不惑之年的我,无论是精神上的通透还是物质上的支撑,距离“不惑”还有不小的差距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正面临着一个赛道转换乃至改变人生模式的十字路口,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思考,记录之。


1.​人生的意义:繁衍和超脱。

2.超脱的前提:财务自由。

3.定义自己的成功和幸福。


人生的意义:繁衍和超脱

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:人生的意义是什么?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越深刻,越能作出智慧的选择。


我在《你的人生需要一个哲学选项》中写过“生命或许本没有意义,人生就是一段赋予意义的旅程,拥有人生哲学,它会告诉我们生命中什么事情值得拥有,什么事情不值得拥有;它也会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获得那些值得拥有的事物”,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其实就是选择的过程。


​好友@哈尼说“人这一生,需要深刻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,如何将这一辈子过得精彩。我们所过的每一天,都有可能是人生中的最后一天,很多事情是来不及补救的。”


但是,大部分人并不懂得反思,走出校门便不再学习,他们在二三十岁就“死”去了,因为过了这个年龄,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,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。我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三十三年,然后在老唐那里开启阅读和反思两项技能,再三年后我得以较为从容的面对所谓的“中年危机”,基本上不会因生计所迫而进行下一步的选择。


人的所有活动都为了两件事:生物本能带来的繁衍需求,智慧生命特有的超脱需求。


繁衍的目的是延续基因,这条线上的行为有:衣、食、住、行;恋爱、结婚、生子、育儿;社交、财务等。超脱的终极目标是任何时刻作为生命终点都能不留遗憾,这条线上的行为有:阅读、思考、辨别;游历、观察、体验;破圈、升维、觉察等。这两条线有时互有交叉,比如寻求超脱的过程中就得有基本的财务保障。


现代社会,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中国,繁衍的基本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,当然繁衍优质后代所需要的仍是稀缺资源。而超脱之境地,从古至今,又能有几人能真正达到?

不留遗憾的人生就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,有三点感触特别深:

①你的人生没有别人会为你负责。

②只你自己这么过了,你所在乎人也会如此过。

③如果现在没有找到此生热爱,那么就要保持好奇心,不断去体验、尝试、打磨。


我对自己期望中未来的样子还不是很笃定,但我十分确信我不想成为的样子。人迟早有一天会觉悟的,迟早而已,最迟也会在临终的时候。在躺在床上不能动的最后几天,只有脑筋却在动,这是在算总账。账算完了也就觉悟了,也对自己完成了审判:这一辈子是不是白活了?这已是终审,无法改判!所以人要经常审判自己,越早觉悟越好。


我所觉悟的人生,就是找到并从事自己喜爱、擅长且有社会价值的事,顺带赚点钱,达到更高程度的时间自由和空间自由。《认知觉醒 》中的几个问题读了很受启发: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,你最想帮助哪些人?什么事让你废寝忘食?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让自己感动?你最让人感动的时刻是什么?如果没有任何经济压力,你会如何度过余生?闲暇的时候,你关注最多的是哪方面的信息?


老唐:“人,怎么可能没有长处呢?大部分人只是不去找自己的长处,也不愿意花时间罢了,或者说妄图啥也不做,等出来个长处。这当然是不现实的。也正因为此,世上大部分人才会庸庸碌碌、糊里糊涂地混一生。

只要你真的有热爱,你就不可能没有长处。我举个夸张的例子,你说你就爱吃,那也可以研究各地饮食来源,味道特色,然后亲自品尝,总结特点,甚至提出改进——这不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咩?

你要说你就是爱睡觉,那你可以思考怎么睡,才能睡的舒服,睡的香甜,什么样的床垫、床单、被套、灯光更适合睡觉,你可以成为这些商品的专家和点评员,并依赖自己认真的研究和点评成为行业专家甚至巨头。

你说你就喜欢刷剧,你也可以花时间大量刷剧,总结优劣,分享,指出不同电视剧的优点和缺点,甚至帮助补写更合理的结局,乃至自己写一本剧本出来。

你说你喜欢打游戏,喜欢逛街,喜欢购物,喜欢看美女……都没有问题,只要你花时间,花心思,每个爱好都能成为长处。

只有一种情况,你才会没有长处:你什么都不做,什么都不想,或者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然后坐等自己身上冒出来一个长处,那确实不容易,除了你正在看毛片的时候……”


超脱的前提:财务自由


叔本华说:“若有一笔钱可以使人不需工作就能独立而舒服地过日子,是件很大的便宜事。只有在这样良好命运下的人方可说是生而自由的,才能成为自己所处时代和力量的主人,才能在每个清晨傲然自语地说:这一天是我的”。如果非要给这笔钱赋予一个数值,我认为是二十倍的家庭年度支出,其中的唯一变量就是“年度支出”。


@回到现在在《我的2022》中说“越来越觉得自由是一种渐进的状态。并不是说你资产规模到达多少的那一个刻,你就自由了,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,一种在基础规模资产上持续复利过程中有所选择的生活方式。在这个过程中你开始探索自己喜欢的事情,可以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说不”。现在大哥的观点我十分赞赏,财富自由不应该是个绝对数值,但是我的观点更激进,我认为当我们摆脱出欲望陷阱时其实就已经财务自由了。因为前面我们说过“年度支出”是唯一变量,而这个变量是没有下限的!


我的财务模式


财务自由如果只说财务,不谈欲望,那将是个无底洞,欲壑难填,你会发现欲望永远填不满。健康的财务自由是财富和欲望的双向奔赴,正确处理好财富和欲望的关系,使财富不断增长而欲望不断降低,才是财务自由的正确姿势。


每个人都有一个积累财富的数学公式,同样是一百万资产的不同家庭,其财务曲线可能是不同的。只有收入大于欲望时,曲线才会向东北方延伸。这其中有人是指数型增长,有人是线性增长。


我的财富公式:F=A*n+P*(1+i)^n,在这里面,A是年薪,P是现值或者叫初始值,i就是增长比率,n是时间。这便是指数型增长曲线,其中蕴藏着复利奇迹。而我能够拥有这一财富公式原因很简单,就是股权思维。我衡量财富标准不是现金这种低级财富形式,而是优质股权这种高级财富形式,只有当股价暴涨至预期收益率低于现金时才会被迫置换,否则持股不动。以上是我的全部财富密码。



谁为谁打工


人活在这个社会中,生存方式就三种(不一定严谨)。

❶给别人打工:公务员、教师、工人、服务员等;

❷给自己打工:农民、独立创作者、自由职业者等;

❸让别人为自己打工:企业家、投资者等。


给别人打工不承担投资风险,因此必然没有风险回报,纯粹就是拿时间换钱,除非你不甘心如此,找漏洞、打擦边球,寻求各种寻租空间来获取不法利益。而且他们的欲望通常也是跟着财富值同比增长的,所以纯粹的打工者想要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很难。爱因斯坦说“精神病就是翻来覆去做同一件事儿,却期待能有不同的结果。能够做出改变就代表聪明”,那么,梦想财务自由的打工者们,会不会把自己折磨成神经病呢?都说体制内是铁饭碗,没有风险,旱涝保收,但大部分二线以下城市体制内的稳定是穷的很稳定,稳赚十年可能连别人的一年收入都比不了。


为自己打工的人要承担一定的风险,不管投入的是种子、劳力、精力、脑力、创造力,还是时间和资本,都有打水漂的风险,所幸投入不会太大。在把❶向❷转变的过程中要先解决几个问题:

1.养成高效利用自己的时间的习惯,充分的自律和韧性;

2.找到自己喜爱、擅长且有社会价值的事;

3.取得家人的信任和支持。


而让别人为自己打工,不论请的是普通打工者还是上市公司高管(创业和投资),其实都是有很高门槛的,任何高回报的事必然都有高门槛,否则蜂拥而至的追逐者必然会拉低回报率。


工作和事业的区别


还要厘清工作和事业的区别。工作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,是生存所需,而事业是因为自己喜欢,自己愿意,自己快乐。事业未必就是大事,工作也未必就是小事。有个工程师说“今天敲了一天代码,明天还得敲,这就是工作。今天敲了一天代码,明天还想敲,这就是事业”。巴菲特说每天都是跳着踢踏舞去上班也是事业。


工作是为了退休后过想过的生活,事业是从此刻就开始干退休后想干的事。这么看的话,想退休是躺平吗,那是在干事业啊。我要立刻退休,做自己喜欢做的事,选择喜欢的人一起做事,然后一直做到一百岁。


试想一下,一个人找到了符合自己生存意义的事,每一天都会做这件事,还能以此为生,然而他无法挣到“很多”钱,等到了65岁时,早已弄清楚自己的存在意义,却没有攒够退休的钱,怎么办?那就只能继续干想干的那些事了,直到死!


定义自己的成功和幸福


动物性和社会性是人性的一体两面,从这个角度看,人们所追求的成功就是追求享受生活和改变世界。具体是选择享受感还是贡献感又或两者兼得因人而异,没有高下之分,都是为了满足人性。这种满足感,有人是取自外界,来自于他人的认可,周围人的赞誉,物质上的丰富乃至奢侈。有人追求的是内在的自我认同,做自己感兴趣的事,帮助别人使内心愉悦。

我们从未在不感兴趣的事情上成功过。我们也从未在不擅长的事情上成功过。

查理·芒格


想想以前,我对成功和幸福的定义,有太多是受他人影响!然而每个人的感受应该真实反映自己的内心,否则人便是撕裂的。人的内心世界应该是无比充盈的,力量只有从内求的才能持久。

干能够创造价值的事,因为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有价值的;

干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事,因为创造价值的效率最高、活得最开心;

干具有复利的、最好是能干一辈子的事,因为这些东西是时间的朋友,比如投资、健身;

干帮助自己成长和觉悟的事,去阅读、游历、广交益友。


于是,人生成功的战略性思维方式也逐渐清晰起来。

第一,从低ROE的赛道切换到高ROE的赛道。我不认为我的时间就值10万/年
第二,从短期视角切换成长期视角。没兴趣的事就没有前途,更没有复利。
低ROE的赛道和短期视角都是错误的方向,高ROE的赛道和长期视角是正确的方向。

我们想要实现成功的人生,正确的思维方式与路径,就是把资源逐渐从错误的方向中撤出来,慢慢布局在正确的方向上。

东邪惜独

很多人委屈自己一辈子,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,就为了退休后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情,这听起来就很矛盾和纠结。付出的代价也太大!


中年男人,如果有得选,大可不必委屈自己,成为他人眼中的“成功者”,那是他们的课题,与我无关。


生命只有一次,每个人要做的都只是对自己负责,其它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。我对自己的情感负责,自然会对家庭负责。我对自己的需要负责,自然会为他人创造价值。我对自己的成长负责,自然会带动身边的亲人朋友共同成长。

我用长期视角审视十字路口前的每个选项,眺望每个路口将要通向的远方。我将得到自己的答案,正确的选择也只能自己做出。我会尽量站得高高的,举目眺望。往前走,是期待,是安逸,是一成不变;往左走,是质疑,是新生,是顺应本心。看不同的道路上,十年、二十年乃至余生尽头,会不会后悔踏上这条路。谁也不能保证所选皆如愿,毕竟这也无法验证,但仅仅是认清自己所拥有人生选项,不被世俗枷锁束缚,就很不容易了。

我要选择适合我个性及我想要的方式度过一生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先生曾说过:‘你塑造你的房子,然后,房子塑造你。’我知道我自己希望被塑造成什么样。

沃伦·巴菲特


以上不成熟的思考和记录仅供参考,不代表本人已作出某种模式的选择。毕竟,人生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!

修改于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无穷者游记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